汗出发润,喘而不休者,此为肺绝也。大抵伤风则恶风自汗,伤湿则身重自汗,中暑则脉虚自汗,中暍则烦渴自汗,湿温则妄言多汗,风温则鼾睡自汗,霍乱则吐泻自汗,柔痉则搐搦自汗,阳明则潮热自汗,阴虚则身倦自汗,亡阳则遂漏不止自汗,各开本条,不及细详。
凡伤寒阴病,不论热与不热,不分脉之浮沈大小,但指下无力,或重按全无,便是阴病也。 刺入六分,留七呼,灸七壮。
凡汤中用麝香、犀角、鹿茸、羊角、牛黄、蒲黄、丹沙者,凡生麦门冬、生姜,入汤皆切,三捣三绞,取汁,汤成去滓,纳煮五六沸,依如升数,凡用乳等诸石,以玉锤水研三日三夜,漂练,务令极细。又曰、发汗热已解,半日许腹烦,脉浮数者,再与桂枝汤。
邪火可言贼,相不可言贼。至秋金司令,阳气将为内敛,而从前所积寒湿热湿之伏郁于内者,触动而痢作矣。
而其要总不越乎阴、阳、表、里、虚、实、寒、热,知八者之要,悉在浮中沈三脉有力无力中分辨之,有力者为阳、为实、为热,无力者为阴、为虚、为寒。若汗下过多,耗夺津液,亦令口渴。
若结胸项强,误下之症。<目录>卷之一\伤寒治例三十七条阳症者,即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也。